时间: 2024-08-26 17:40 来源: 省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作者: 梁家瑜 点击: 次
工作模式重组,为养护生产“注动能”。结合班子调整,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科学优化,确定了“两圈发力、定岗明责”的工作思路,以现有的玉门综合养护工区、柳园综合养护队为养护中心点,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包抓联系、业务分管领导轮流驻点带班,机关人员分组全员定期补充一线的养护生产工作模式,有效弥补一线养护人员不足的缺点。
集中研判培训前置,为安全复工“紧阀门”。为确保复工复产工作安全平稳有序进行,8月20日下午,高养所精心组织召开了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专题分析研判会,围绕养护生产过程中的“人”“机”“环境”等不安全因素开展了逐项分析研判,确定了集中培训与安全交底相结合、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相融合的具体工作措施,同时,在8月21日机关人员入驻工区后,第一时间开展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。在培训过程中,不仅注重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,还就一系列保障措施进行了再学习、再强调,对严格落实养护作业区“一处一图”管理模式,强化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,有效应对突发事件,进一步细化“路域环境整治月”方案,全力做好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,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。
开展路域环境集中整治,为高速公路“提颜值”。抢抓复工复产有利时机,采取“领导干部领着干、党员干部带头干、全体职工协同干”的工作方式,全所干部职工分组包段、全员出动,利用一周时间以点带面,覆盖全线,对高速公路沿线涵洞口、停车港湾及易抛撒路段的白色垃圾等进行了全面彻底清理,确保区域内环境卫生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区,路容路貌得到明显改观。
定向加强桥涵养护,为桥涵“做体检”。针对G30K 2594+985嘉安143桥、K2473+450嘉安027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非结构性裂缝、水蚀泛碱、混凝土剥落破损、伸缩缝顶死失效、桥面铺装剥落坑槽等病害,依据《公路桥涵养护规范》(JTG5120-2021)要求,遵循“防治结合、科学养护、安全运行、保障畅通”的原则,进行预防性养护,以修复桥梁非结构性损伤,保持和改善桥梁技术状况,延缓桥梁结构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,提高桥梁耐久性,实现“安全、耐久、经济、绿色”的养护目标。
做好宣传引导,为保护“增意识”。坚持协同联动,做到精准发力,实现优势互补,充分发挥工作机制优势,广泛宣传路域环境整治和路产保护的重要意义,引导广大社会公众树立路域环境保护“主人翁”意识,共同打造干净、整洁、舒适的通行环境,以示范带动的方式增强路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力。
版权所有 (C) 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备案序号:陇ICP备2024015508号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046号
Copyright 2000-2020 GanSu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. All Rights Reserved.